< <
万年历 2024年1月9日 星期二
您当前的位置 : 临海新闻网 >> 人文 >> 文学
字号:    [打印]

“台学”之首徐中行

作者:林大岳 徐媛苹  来源:临海新闻网  时间:2024年03月29日

 

  宋淳熙八年(1181),浙东大饥,一代大儒、著名理学家朱熹调任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,他一边大力赈灾,一边借此“弘道行文”,传播他的思想。当他得知台州名士徐中行父子的墓在临海后,特意前去祭拜。随后,他郑重写下“有宋高士二徐先生之墓”的题词,还充满深情地写了《谒二徐先生墓》一诗:“道学传千古,东瓯说二徐。门清一壶水,家富五车书。但喜青毡在,何愁白屋居。我来君已逝,挥泪表丘墟。”表达了对这对父子前辈由衷的赞美和敬意。

  不只是同时期的大儒,直到清代,黄岩大儒王棻还在《台学统》中盛赞“二徐”先生:“言台学者,必首二徐,七百年来无异议矣。”

  徐中行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,让一代大儒朱熹以及台州后学都推崇备至呢?

  徐中行(?-1123),字德臣,居临海下百岩村。他一直作为台学的首要人物而传奇般地存在,人们都说他是“台学”鼻祖,台州学术的开创者,但是皇冠体育在线_澳门皇冠体育【官方直营】他的记载却只有《宋史·隐逸传》短短不到400字的介绍。然而古人作文言必引经,说必据典,透过一些字眼,我们也可以一窥名士的风采。

  家富五车书

  徐中行首先是个“笃学躬行”的学者。据说,这是在其父的教导下养成的。其父不关心产业,却异常重视徐中行的学业,竭尽全力将徐中行送入乡校学习。经过几年的基础教育之后,徐中行的志向逐渐远大起来,开始关心前沿的学术思想,并对北宋时期学者、理学先驱、教育家胡瑗的学说心生向往。

  胡瑗(993-1059),字翼之,泰州如皋(今江苏如皋)人。因祖居陕西路安定堡,世称安定先生,是开宋学先河的大儒。他提倡“以仁义礼乐为学”,讲求“明体达用”,开启宋代理学之先声,是北宋早期士大夫的代表,与孙复、石介并称“宋初三先生”。他的讲学分经义、治事二科,侧重于经世致用的知识和技能,其理想是达到“润泽斯民,归于皇极”,即民安国治、维护封建统治,因而有大批拥趸,著名理学家程颐就服膺于他的学问,成为其高弟,朱熹之学又为程颐嫡传。

  徐中行在其父的影响下,早就听说胡瑗在苏湖之间设学讲授儒家经术,他的徒弟们继承其衣钵,也在京师等地到处兴起讲学之风,当时浙籍学子多闻风就学,安定弟子遍布两浙,徐中行为此也神往不已。于是,产生了负笈前往京师求取师友渊源学问的想法,到最繁华的地方,追寻最高端的学术理论,由此可见其学术志向之高。约在嘉祐年间,当他到京师后,胡瑗大概已经因老病而无法亲自授徒了,只能让其弟子们传授学说。

  首先成为其学术导师的是名相范仲淹次子范纯仁。范纯仁(1027-1101),字尧夫,北宋时期名臣、政治家、宰相,人称“布衣宰相”,曾师从胡瑗、孙复,又身为名相之子,家学渊源深厚。他对徐中行的学习态度和学问水平赞赏有加,还将徐中行推荐给了北宋政治家、史学家、文学家司马光。司马光见了他之后,给予了非常高的品评,说:“斯人神清气和,可与进道。他日不为国器,必为儒宗。”这位年轻人神气清朗,心神平和,孺子可教,值得与他讲论经义之道。有朝一日,不是国家栋梁,就是儒者宗师。如此高的评价,要是放在科举制度建立前,那就很珍贵了,可能直接谋取一官半职,但徐中行并没有这么幸运,这两位朝堂的贵人最终没有成为他仕途上的贵人。

  后来,他又向北宋著名水利专家刘彝(1017-1086,字执中,福州人)请益。刘彝也是胡瑗的学生,当时正好进京面见皇帝。徐中行趁此机会向他请教了经学之义,得到了胡瑗的经学要义。他如获至宝,刻苦攻读。在寄住寺庙的寒窗生涯,他“熟读精思,攻苦食淡,夏不扇,冬不炉,夜不安枕”。地方史志作者特意描绘徐中行困穷苦学的经历,实际上想表达的是他承继其师胡瑗苦学的做法,因为胡瑗就是困穷苦学的代表,他“家贫无以自给,往泰山,与孙明复、石守道同学,攻苦食淡,终夜不寝,一坐十年不归”。徐中行模仿学师的行为,足足苦学了一年多才学成回家,因此,人们都认定徐中行是胡瑗的门人。

  胡瑗作为宋初理学的探索者,其学说与后来的学者相比,还带些质朴的特点,尤其是“立己立人”的道德色彩非常浓厚,强调要从仁义礼乐出发,实现以德治事的实践作用。比如,他为弟子讲经,经常只是“音韵高朗,旨意明白”而已,甚至还停留在“章句诵说”的程度,在内容上也突出“洒扫、应对、进退”等行为准则。但胡瑗也强调“敦尚行实”和“稽古爱民”,所以徐中行也努力将学问内化于心、外化于形,做到研行于心、学行合一。

  在这方面,徐中行下了很多功夫,史料也着墨尤多。比如,他从京师回来后,就在老家修葺了一座简陋的书房,体现出苦其心志、清心寡欲的修学之志。他在读经时总是整日正襟危坐,一副先正其身再正其学的庄肃模样。每次阅读圣贤的书籍,也必定要冠带整齐,以示态度端正和崇敬;读书有所领悟,就立刻在纸上记下片言只语,并粘贴在墙壁上,以便反观内省。为了更好地投入学术,他干脆闭门谢客,不和外界往来。正如周作人所说:“宜趁现在不甚适宜于说话做事的时候,关起门来努力读书。”具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,又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味。

  如此这般,足不出户、目不窥园地学习,使他的举止与眉宇间有了非凡的气质。偶尔一年难得出门一两次,无论认识或不认识的人都看得出来他身上透露出安定之学的气息,甚至认为他的学问高深莫测。但是,从他“累举进士不第”的情况来看,其学问肯定不是应试的,而更讲究实用,这正是胡瑗所提倡的。

  徐中行在学术上的建树未见诸史料,但他是台州历史上最早接触前沿学术的学者,所以尤为受人景仰。他以“明经”的身份讲学,吸引了许多学子,当时,“远近来学者肩摩袂属,至僦舍处之”,甚至有人还在他家旁租屋学习,学徒之众、学风之盛,一时无人望其项背。他在教育学生时,着重强调“洒扫应对格物致知,达于治国平天下”,而且要做到“不失其性,不越其序”才肯罢休,提倡以儒家的伦理道德原则来治理国家,兼顾内圣修己和外王事功,以实现经世实用、济民安邦的理想,做真正的儒者。这句话经常被人们忽视,好像十分寻常,因为这是古代知识分子孜孜以求的高尚境界,但经历唐末五代之乱后,儒学面临着重大危机:“方今正道缺坏,圣经隳离,放于天下,佛、老妖怪诞妄之教,杨、墨汗漫不经之言,肆行于天地间,天子不禁。周公、孔子之道,孟轲、扬雄之文,危若缀旒之几绝。”在此背景下,儒士对儒学文化的承继充满忧患和担当意识。所以,宋初理学家都主动担当起振兴儒家教化的大任,徐中行的行为举止和教学方式也应合了这种思想,尤其是注重中华文化最可宝贵的“道德践履”“知行合一”,在当时更是可贵。要知道,直至明末清初,著名学者顾炎武在《与友人论学书》中还在提“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,皆学之事也”的主张,而早在600多年前,徐中行等学人们已经在努力实践并传承这样的儒学精髓了。

  门清一壶水

  徐中行作为理学学者,具有极强的道德责任感,在“立己立人”思想的锤炼下,他坚守儒者品节,力求以理性、人伦的生活态度引领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,成为“学为世范、行为人表”的典型。

  他首先是一个入孝出悌、移孝为忠的君子。他原有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决心,可是,还没等到他参加科举,父亲就去世了,天性纯孝的他不得不为父亲守孝。为此,他“庐墓三年”,以至于蓬头跣足的地步。他不得不一边耕种劳作,一边侍养年迈的老母,这对于一个做学问的读书人来说,是非常难得的,但他做得很好,母亲在他的照料下“年老而齿发不衰”。更加难能可贵的是,他还能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”,尽自己所能,为10多位亲属以及贫穷或者没有后代的亲友办理丧事,因此得到乡邻的尊敬,人们将他与以孝行著闻的“节孝处士”徐积并列,尊其为“八行先生”。 (下转第11版) (上接第10版)其次,他也是个淡泊名利、安贫乐道的处士。从京师回来后,他搭了一座小屋,过得非常清贫,却享受着常人难以体会的“孔颜之乐”,也就是儒家安贫乐道的生活,这也是理学家特别讲究的修道方式。但毕竟才华出众,自然成为当时文化名人,受到各界官僚的重视。他的朋友罗适(号赤城,台州宁海人,北宋治平二年进士)担任提点两浙刑狱之职时,就曾率监司将他作为“遗逸”推荐到朝廷,称他“德行纯茂,孝悌彰闻”,还举荐他接任自己的位置,但他几次三番都拒绝了官员和朋友的好意。这似乎不符合儒家修齐治平的志向,但经历五代十国纷争之后的宋初,“理学诸儒所发挥,‘修己’者多,‘治人’者少;切实做人者多,骛于世者少”。徐中行就是这类理学之儒的代表。

  徐中行的行为,十分契合儒家“尽性至命必本于孝悌,穷神知化由通于礼乐”的义理,因此,被时人推为楷模。崇宁年间,台州知州李谔又以“八行”的名义将他举荐到朝廷,而且亲自带领僚属造访他家,高规格地备置供年老高级官员及贵妇人才能乘用的安车,礼聘他出山,他也没有答应。“钟鼓馔玉不足贵”,他不仅没有接受知州的好意,而且还干脆离开府城,逃往黄岩。一日,特意宴请亲友,当着大家的面亲自焚毁自己的所有文章,类似武林人士演绎一出“金盘洗手”的仪式,表达自己绝意仕进、归隐山林的决绝之心。在我们今人看来,着实是可惜了,但徐中行的行为表现了宋初理学家“崇道抑文”的思想,反对辞章之学,尤其是浮文之风,而坚持“明体达用”,这也是胡瑗所主张的,只不过徐中行做得更加偏激质朴一些。

  然后,他索性走入道教“第二大洞天”、“第四福地”、全真道北宗龙门派江南重要道场黄岩委羽山中,自此在密林中当起了绝世离俗的隐士,每天身着道士服,头戴华阳巾,手握青藜杖,逍遥林泉,不问世事,学起了唐代著名道士、道教理论家司马承祯。从此,人们经常在委羽山看到这样的情景,一个幅巾藜杖的老者在山林中漫游,怡然自得,后面跟着他的孩子们,抬着一个篮舆(类似后世的轿子或者是一种竹制的座椅),随时等候老者走累之后坐着小憩一会儿,然后又接着随性所适、率性而游。

  徐中行接受胡瑗经世致用的学问,本应胸怀天下,兼济家国,却屡屡辞去为官一方、造福百姓的机会,自然让很多人不解,有人就因此质疑他此举完全是为了博人眼球,沽名钓誉。然而,徐中行却给出了一个令人折服的解释,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:

  客有诘以避举要名者。中行曰:“人而无行,与禽兽等。使吾得以八行应科目,则彼之不被举者非人类与?吾正欲避此名,非要名也。”客惭而退。

  徐中行认为,“八行”是最基本的道德标准,要是达不到这样的标准,人跟禽兽也就没什么差别了,所以不应该成为举士的标准。自己要是响应了“八行”的举荐,那么会将那些没有被举荐的人置于尴尬的境地。他的这番解释是出于情理上的考虑,也保持了为学者的尊严和个性的纯洁,体现了他重节操、不欺心的品格。

  道学传千古

  然而,事实上,徐中行的推辞并没有表面看上去这么简单,其中还暗含一层奥妙。这还得从宋代的“八行”举士说起。“八行”是《周礼》中提倡的八种行为:孝、悌、睦、姻、任、恤、忠、和,具体内容是:善待父母则为“孝”,善待兄弟则为“悌”,善待内亲为“睦”,善待外亲为“姻”,信于朋友为“任”,仁于州里为“恤”,知君臣之义为“忠”,达义利之分为“和”。之所以设立“八行”,表面上好像是“不拘一格降人才”,让那些考试能力并不是很好,但德行堪为表率的人进入学校和官僚阶层,体现“为政以德”的姿态。而实际上,正如学者所说“‘八行’取士并不是一个好办法,它注重德行而忽略才艺,限制了有主张、有见解之人的脱颖而出,将士人的言行框定在‘八行’的范围之内”,最终降低了人才的质量。事实也印证了这项结论,有宋一朝因“八行”举士取得功名而入《宋史》人物列传的只有二人,而且其中一人还因操行有损而被人非议。

  这种以德行为举士标准的方式是在崇宁三年(1104)废除科举后实施的“崇宁兴学”举措,强烈推行此法的人正是窃取国柄的蔡京,其出发点就是禁锢士大夫的思想,借此打击政治对手。《宋史》载:“时章、蔡窃国柄,窜逐善类且尽,中行每一闻命辄泪下。”当时,章惇和蔡京柄权窃国,徐中行早已对他们打击正义之士的行为深感痛心,每每听到有正义之士被打压、贬谪就愤懑不已,以至于痛哭流涕。因此,根本不会接受这种明面上是行善举,实际上暗含杀气的举荐。由此可见,徐中行不接受“八行”举荐的深层原因是他不满奸佞当国,不因此而牺牲名节,这更可见他的道学之深和立身之正,只有如此,才能保持人间清醒。同样,抵制“八行”的还有湖州归安(今浙江湖州)人刘一止(1078-1161),当监司想以“八行”推荐他时,他也严词拒绝了,他说:“品行是士子惯常的行为准则而已。”后来,凭借自己的实力考中进士,累官至中书舍人、给事中。他也曾因抵触权相秦桧而两次奉祠,主管过台州崇道观。

  守节不失是古人崇高的道德目标,肯定并弘扬气节,古往今来都是清明时代的主旋律。唯其如此,徐中行才成为谪居台州的名士陈瓘主动结交的挚友。陈瓘曾斥责过蔡京、章惇等权臣,是个刚直敢言、勇斗奸邪的清官,《宋史》称其谏疏似陆贽,刚方似狄仁杰,明道似韩愈。徐中行死后,同气相求的陈瓘写了《有宋八行先生徐公事略》一文,让徐中行的事迹流传青史。

  孔子说过:“贤者辟世,其次辟地,其次辟色,其次辟言。”因此,在宋史上并不以才学出名的徐中行,才以隐逸之士而闻名天下,是被列入《宋史·隐逸列传》中的49个逸士之一,而且父子合传,展现了台州人的名节和风骨。当时,宋高宗赵构“垂意遗逸”,特别重视隐逸江湖的名士,想网罗他们,以起到“振清节,厉颓俗”的目的,徐中行父子自然是很好的时代典型,所以“世尤称焉”,像这样才华既出众又甘于恬淡的人,总是受人尊敬的。

  然而,要是只因此而认为徐中行只是强在节义,学术上并没有多少作为,那也是偏颇的。我们要是深入分析,就会发现,徐中行的学问并不深在高妙,而在于可靠,以实实在在的修身立人做起,打下为学修道的根基,有“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”的意味。这也是江南儒学的特点,即以通俗易懂的言传身教来普及教化。钱穆先生说过:“朱子治礼,则以社会风教实际应用为主。”所以,朱熹到台州才给予了徐中行这么高的评价。徐的教学也颇有一种佛教“不立文字”的感觉,正如陈耆卿在《黄岩县学三贤祠记》中所说:“两先生(谢良佐、叶适)之学具在书,八行之学具在心。”徐中行的学问更注重内向的体验,以心为学、无愧于心。

  徐中行虽然没有培养出大学问家,但也教育出了礼部侍郎陈公辅等高弟,而且还延续了学术世家的家风,其子庭槐、庭兰、庭筠三人都有义风;更影响了大批德行皆高的学子,他们“仕者多循良,处者亦修洁”,为官的都是循良官吏,隐逸的都是高洁之士。在他的引领下,“台学之盛,获冠畴昔”,台州的学术地位超越以往,台州的教育也盛极一时。所以朝廷谥其号“贞定”(后因避讳改作“真定”),而“言台学者,必首二徐”,说明徐氏父子在台州学术和教育史上具有不容置疑的地位。

  总之,徐中行之所以如此受众尊崇,根本原因是他坚定了“儒家‘以身作则’的立身原则”,所以是台州有宋一朝道德行为和学问修为都值得后人尊崇、顶敬的学者之师、仁者之师。


分享到:
 相关新闻:
 
 微信公众号
  临海新闻
  国内新闻
  国际新闻
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·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·保留所有权利 | 网站简介 | 版权声明 | 刊登广告 | 联系方式 | 网站律师
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| 浙新办[2006]31号 |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:330000800006 | 浙ICP备06040867号 | 法律顾问: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 李宏伟
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:电话:0576-89366753 电子邮箱:lhswgb@126.com